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冬天走了,春天到了。一年四季来回循环,不同季节对二十四节气,他们就是陪伴我们度过匆匆岁月的美好见证!
今年寒露时间(10.8日——10.24日)
寒露中的“寒字”代表寒气来临,接着节气就是“霜降”,这些节气的到来,都表明冬天脚步的到来。
寒露过后,润养一冬!保养身体,避免受凉,少辛酸,预防疾病。

知恩推荐“寒露养生三部曲”
寒露过后,更要加强身体的锻炼;寒露后,阳气渐渐流失。就不要被“秋冻”所困惑,不能冻,要多暖。
一:托手观天,调养身心
动作做法:盘腿坐好,两手放于膝盖两侧,保持呼吸均匀,双手在胸前合起来,目视前方,可以一停一动。
二:两手上托,目视前方,上顶合起来手掌,下颌内收
双手向上伸展,到达头顶上方时,两手分别向左右上面托举,并且两只手臂慢慢伸展开来,随之头部、颈部后仰,眼睛看着前方;可以稍微的停顿。

三:曲肘收臂,胸前双手合十
弯曲手臂,曲肘,两手慢慢回至胸前。两手分开手指、托举、合起手掌、收回,每天坚持练习几次!也可以两手分开,双臂在45度左右,侧伸展与肩膀相平行,手掌心向下,眼睛看前方,反复来回曲肘,让全身放松。

“寒露养生三部曲”动作统一要领就是“盘腿而坐”。
寒露后每天坚持练习寒露节气操,这样能够抵御寒气入侵,还能够补充阳气,让身体及时的顺应寒冷冬天到来气候的变化。盘腿而坐,通过手臂的张合,促进脊椎、腰部腹部的挺拔,对身心健康有好处。

寒露过后,要做到“三保暖”
一保暖脚
寒露过后,不要露脚踝,露背部;就需要穿厚的袜子、鞋子、以及在空余时间多运动,睡前也可以适量的运动,让身体微微出汗,再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的流动,舒筋活血、温暖身体。
二保暖脖颈
寒气最容易从背部、脖颈侵入!寒露过后,若不及时注意保暖,空气中的寒气、冷气,就会悄悄从脖颈中侵入,这样就容易引起咳嗽、感冒,因此说出门戴围巾,能够有效地保护好脖颈的温暖。

三保暖腰部
腰部寒冷,也会让湿气寒气侵入身体!而平时保暖好腰部,能够祛湿寒!每天坚持做蹲起运动,就能够起到很好的护腰暖腰的效果!或者用搓热的双手握在腰部,对腰部健康也不错。
寒露的到来,人体的阳气渐渐收敛,身体健康都要遵循“养生原则”,秋冬养阴,深秋后,气候干燥,人体流失水分严重,因此秋季养生要多喝水,避免人体缺乏水分。
同时秋季也要多吃“酸、润、甘”,少吃辛辣、温热发散等食物。比如吃一些花生、莲子、百合、黑芝麻等等,养阴、生津、润燥。

从古至今,寒露就代表天气由暖变冷的一个关键点!寒露之后,露水变多,气温比之前更低!北方则出现红叶、早霜。寒露前后适合登高望远,在天气晴朗,阳光和煦的天气,适合出游,出游时,也要注意好身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