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起越秀山,南抵珠江边,沿着这条线路描绘,便能勾勒出传统的广州中轴线。这条接近3公里长的路径,将过去两千年的城市历史一一留存在砖瓦、江水和骑楼间。让人欣喜的是,通过在广州原有的历史肌理上,这里的老城区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回归到我们面前。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广东的时候,来到广州的老城区。他特意强调,“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过去,因为历史的陈积,广州老城区的街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老旧的基础设施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现在,在尊重城市脉络的基础上,包括电力在内的社区改造让老城区重新归来,焕发光泽。焕然一新的基础设施为城区创造出新的城市空间,同样的街巷,已经是不一样的存在。亮灯的传统中轴线从海珠桥延伸出的广州传统中轴线,包罗了一部广州史。线路上的名字,都是老广从小便知晓的去处。比如高第街,它在改革开放初潮便风华正茂,成为全国的“时装潮流风向标”。这里曾经是全国第一条经营服装的个体户集贸市场,后来蓬勃发展的北京秀水街、上海城隍庙和武汉汉正街,都多少带着高第街的影子。曾经的繁华都写在了如今的街道上,体现着鲜明“岭南新建筑”风格的代表作广州宾馆还在开门营业,上世纪六十年代,它一度以其楼高冠绝全国。行走在路上,繁华和历史是琳琅满目的。这些建筑和街道在沉淀着城市秘密的同时,也在等待着一场及时的改造。基础设施的落后和残旧,限制了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可能。譬如,在原来广州宾馆到起义路的人行道上,有着一台很明显的公用变压器台架,它像一个庞然大物,横亘在行人必经的路上,不管是对初到此地的游客,还是来往自如的居民,不得不对其进行一番有关美观和安全的审视。这样的问题如果出现在空间宽阔的新城区,很快就能得到解决。但是老城区道路狭窄,轻轻一动便带来道路不畅、交通阻塞的问题,而且埋在地下的还有自来水、煤气、电信等多种错综复杂的管道,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会给居民带来长时间的困扰和麻烦。南方电网广州越秀供电局工程部前期副班长林悦鑫表示,得益于这两年来供电局配合政府开展了包括仰忠社区、梅花路社区在内的社区微改造工作,探索出了一套联动的经验。事实上,运行正常的电力设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感”很低。人们回家了习惯开灯,盛夏到来则必须要空调清凉,可是全然没想到这背后是一重又一重的电力设施和运维人员在操作和保障。在改造以前,区内的商户招牌带有随意性,如果在以前来到此处,很可能会看到招牌前挂着无数杂乱电线的场景,人们给它形象地起名为“蜘蛛网”。这样的现象在此次品质提升工作中也得到了改善:原有的残旧线路进行了强弱电分离,混杂不清的线路全部进行统一归置,并藏在了棕色的新设招牌背后,用电安全隐患得到消除,并且使街道楼宇外立面美观。在整个工程中,政府、企业和运营商三线合作,减少了很多“单打独斗”所带来的协调问题,提高了改造的效率。值得一提的是,该片区内,还会新增一栋商业中心——恒基中心,这栋大型的商业实体将会吸引更多的总部企业,为区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施工人员的“绣花针”,编织出了这幅老城区的新图景。根据越秀区政府的规划,海珠广场的这个片区会提升改造为广州的“国际大都市文化金融CBD”和“历史文化礼仪城市客厅”。高第街、一德路、海珠广场的繁荣光景,回来了。老城区的宜居和温暖,以及遍布角落的人情味,会给这个带有现代工业气息的商业区注入新的生机。图/郭嘉亮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到来之际,海珠广场迎来新貌,原本用作环岛设计的车流会划分出慢行通道,建设了花园、智慧路灯,供行人游览,而环海珠广场新置动态三维视频技术,投射出风情各异的年代画卷,举办国旗灯光秀等庆祝活动。这背后,都有赖于政府部门和供电局早在两三个月前就展开的设计和精心策划。人气重回永庆坊提起老广州,人们除了想到越秀区,自然还会想到西关,也就是荔湾区。晚清开埠之时,位于西关的恩宁路老街已经是南中国的核心经济区。1931年,恩宁路扩建,沥青路面长达1公里多,宽达18米,可以并排行八顶大轿,风光无限。在这里,簇新的戏台,来来往往的粤剧名伶,市井文化盛极一时。李小龙祖居的恩宁路永庆一巷13号,由李小龙的父亲李海泉建于上世纪40年代,李海泉,是粤剧的“四大名丑”之一。2007年底,荔湾区的恩宁路被广州市政府纳入旧城改造计划,成为旧城改造的试点。恩宁路永庆片区内的房屋开始陆续被征收。最终,这个项目由万科中标进行改造修缮,一期的修缮位于永庆片区,名为“永庆坊”。图/郭嘉亮永庆坊建成后,不仅包容着原居民和游客,还有不少商户也来此落户。根据规划,永庆坊容纳的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幼儿教育、众创办公、青年公寓等;永庆一巷的招商主要是一些无烟产业,如咖啡店、创意设计、文化展览。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为永庆坊的焕新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其中最重要的是“四网融合”的改造。四网,指的是电力传输网,电话(语音网)、有线电视(视频网)、数据(互联网),它们会重新运用统一的、带光纤的低压电缆进行传输,改变了过去“各自为政”,数条电线占据了街巷的陈旧局面。改造中遇到了不少难题,比如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都是相关管理部门分别敷设,管道资源紧张,维护难度大,并且重复投资。供电局采用OPLC代替原电力传输电缆、光缆,节约了管道资源,避免多次布线,创造性地实现了“有电网的地方就有光缆网络”。图/郭嘉亮以前“四网融合”改造多是住宅区,这是它首次进入商业区。广州荔湾供电局工程建设专责廖磊表示,因为商业区改造牵涉的部门众多,而借2019年国庆节的契机,供电局得以和规划部门以及运营商合作,共同派出队伍深入永庆坊,了解需求,精准改造。廖磊介绍道,如果用数据来对电力改造的重要性进行概括的话,电力改造的比例能占到整体改造的三分之一。事实上,“四网融合”的改造同样是适合于老城区的模式,因为原有的小区线路多而乱,当你在现场看到了“永庆坊的前世今生”的对比图,便会不禁感慨社区的规整度和美观度有了多大的提升。不仅是线路冗杂的问题得到解决,居住于此的居民还能享受到更加安全可靠的光纤复合电力配电网。类似的融合改造进到商业区,有着解决居民需求以外更重要的意义,那就是提升整个片区的营商环境。时至今日,创业公司的落地仍然看重所处地的硬件条件,老城区天然具有吸引资本到来的冲动,因为这里有着细腻的场景和生活化的情趣,给予了冰冷的工作以外静谧亲切的氛围,但是如果电力设施无法跟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就无法落户。图/郭嘉亮如今,经过“四网融合”进行改造的永庆坊,拥有雄厚的电力保障,并且凭借小尺度的街巷空间抓住了城市人的心理需求,极大地提升了片区的吸引力,营造了独具魅力的老城文化氛围、无可比拟的营商环境。值得一提的是,还有矗立在荔湾涌旁的智慧路灯。过往的路灯只提供照明的功能,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路灯得以承载更多的功能。这些智慧路灯的灯杆上,集合了视频监控、通信基站、道路指示牌等元素,人们走在路边,还可以在其基座的触摸屏上查阅路况、连接WIFI。在5G来临之际,智慧路灯还能作为微基站提供5G的网络布局,提供基础保障。这也是广州首次将“四网融合”、5G智慧路灯进入老城商业街区,具有全国示范作用。在这样的基础上,旧的街道得到重生,居民、租户和商户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城市的记忆留下了,乡愁也回来了。城市的新活力城市的新活力,不仅体现在一条条街道的新貌上,还有别具意义的旧建筑活化。在广州的传统中轴线上,座落着一栋具有历史价值的“华安楼”。1937年,广州电力管理处的职工李梓高和冯秉乾在上级党组织的指示下在这里成立了中共广州电力管理处支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华安楼成为了广州供电局第一座办公楼。随着时间的演进,华安楼逐渐闲置。直到今年它被再次挖掘和翻新,成为拥有七层展厅和天台的广州电力博物馆。9个月的丰富与完善,并没有破坏华安楼原有的架构,而是在此基础上修旧如旧。2019年9月12日,拥有83年“高龄”的历史建筑“华安楼”被活化成“广州电力博物馆”,实现全馆开放“满洲窗”曾经是西关流行的窗式之一,老广一看到这样的窗户,一定马上联想起富有风情的西关大屋,这种使用彩色的玻璃和传统装饰组合的窗户,极富岭南特色。如今,它被重新镶嵌在华安楼的圆拱门廊和建筑外墙上,使整座历史建筑既保留了原来典雅的“摩登式”风格,也焕发出美轮美奂的现代色彩。老广州还在,电力的过去和未来也在。注重文明传承,传统文化延续,是激发老城市新活力的重要根本。走在电力博物馆里,广州有电130年历史尤其是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电力建设的每一幕仿佛都历历在目。楼下是车水马龙的广州街景,坐在街边的老街坊用粤语聊天,楼上是宁静丰富的电力历史,流光溢彩在时刻提醒我们供电的重要性。这是广州电力给城市每个角落带来的新生。因为多次参与老城区改造,广州供电局已经总结出一道颇有成效的经验。“绣花针”式微改造,重点还是在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在越秀区的改造上,鉴于地埋电力电缆位置错综复杂和分布布局混乱的特点,很难快速确定电缆的位置信息,将会降低电缆检修维护的效率。图/郭嘉亮为此,运行人员使用了电缆路径探测仪,这个仪器的作用犹如协助警察办案的“警犬”,是处理棘手问题时的帮手。还有在永庆坊的改造时,供电局为了让周边居民用电少受影响,从铺新线到断开旧线,再到新线通电,这一过程前后只花了6个小时。不管是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还是打通营商环境的最后一公里,广州供电局为广州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和情感,它让这座城市的触觉更加细腻、动人。从短期而言,能非常直接地盘活一个片区的经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电力生活需要。随之而来的是,则是精神层面的回归。没有大拆大建,没有推倒重来,但是基础设施变得更加完善、丰富,城市变得更加细致,更为成熟,也更为宜居,人们沉淀的渴望和潜在的意识终将被激发。具有人文色彩的城市还会走得更远,广州供电局身处其中,助力广州在现代化浪潮中焕发新活力。作者 | 南风窗高级记者 黄靖芳排版 | STAN南风窗新媒体出品猜你还想看围观国庆阅兵被刷屏的十个瞬间故事致敬70年!一个文明体的磨砺与重生<br>相关推荐 配电柜厂家 http://www.bidad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