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br> <br> 时间:[2019-09-30 ] 信息来源: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作者: 浏览次数:次<br> <br>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启了建设科技强国的新征程。2018年5月28日,在全国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对国家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今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文章,再次强调创新对于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决定性意义,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br>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在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大电网安全控制等方面,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跨越。进入新时代,面对新任务和新使命,公司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坚持改革创新双轮驱动,在建设科技强国中发挥好国家队和主力军的作用,加快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产出一批大成果,努力占据世界能源电力领域制高点,为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作出重要贡献。<br>忠实践行央企责任与使命<br> 公司始终走在自主创新的征程上,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实现了公司经营区域内电网建设规模、电压等级、变电容量、线路长度等历史性突破,并多次荣获国家级奖项。截至2018年年底,公司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79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8项,中国专利金奖10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9项,拥有国家级实验平台19个,累计拥有专利82810项,专利申请量和累计拥有量连续8年排名中央企业第一名,牵头制定国际标准61项、制修订国标行标1608项、发布企标2117项,为国家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增添强大助力。<br>国家电网公司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情况<br>国家电网公司累计专利拥有量<br>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情况<br> 当前,新一轮能源变革正在兴起,绿色低碳已成为能源转型的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面对能源变革的新形势、新任务,公司理应走在创新的前列,吸引社会各界加入国家电网创新创业创造方阵,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形成合力,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向绿色清洁低碳的发展方向进军。<br> 公司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顺应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融合发展趋势,创造性提出了建设三型两网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目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在新一轮信息技术的变革中,公司把握有利创新环境,主动求变,守正创新、担当作为,积极承接科技创新2030智能电网重大项目,部署24个技术领域研究课题和16类科技示范工程,以科技创新的突破引领全面创新,以全面创新引领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br> 寇伟强调:国家电网公司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国家队,作为党和人民信赖依靠的大国重器,既要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又要在推动能源电力转型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同时也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br>全面激发科技创新内生动力<br>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br> 对照中央的要求来看,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形成灵活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是公司推进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寇伟强调:凡是能攻克重大技术难关、能出大成果、能最大限度释放科技创新活力,公司内部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制度安排都可以改。公司发布《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进创新体制机制变革,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br> 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举措正在落地。加快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加大向科研企业放权力度,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成为共识。公司系统各单位从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从个别创新到全员创新,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创新,逐渐变成一道道新的风景。<br> 中国电科院、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单位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的要求,打破大锅饭,健全科研人才激励机制,积极开展岗位分红激励试点,探索推行科研课题项目负责人制,让科研人员在创新创造中收获实实在在的价值感。<br>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入,公司通过搭建协同运作的研发平台,改进协同创新体系,形成人人皆可创新的局面。作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和能源行业唯一的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公司在打造双创升级版过程中进行机制创新,规划了包括30项创新创业管理制度的双创工作制度体系。2018年完成14项制度的制订和修订工作,进一步完善管理创新机制,提高了企业对创新创业创造工作的服务能力,激发了职工创新创造的热情。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双越之星劳动竞赛、劳模工作室、QC小组一个个小而美的平台为基层创新创效提供了丰富的载体和广阔的舞台,群众性创新活动遍地开花,创新文化蓬勃发展。<br>开放构建新时代能源电力创新共同体<br>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br> 公司正在加快推进三型两网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这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复杂系统工程,特别是两网建设的很多领域逐步进入无人区,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支撑。公司要善于搭平台、借外力,推动开放式创新、开放式研究,系统破解难题,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实现成果共享。<br> 开门搞创新,是构建新时代能源电力创新共同体,提升我国能源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实力的必由之路。公司对外公布开放共享实验研究资源、开放合作科技项目研究、开放实施科技示范工程、开放应用全社会新技术,合作共建能源电力创新共同体、合作共建国家双创基地、合作共享科技服务平台、合作共营科技创新企业八大举措,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能源电力领域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的密切关注。<br> 公司将通过技术攻关、项目研究、标准制定、特别是在模式创新方面与全社会的创新力量进行合作。首先,公司面向全社会开放的100个实验室,随时可以进行预约,国有资产将为全社会赋能。其次,通过联合社会各类创新主体,对外合作科技项目在公司年度项目中占比不低于60%,将带动社会各界和产业上下游的融通发展。同时,公司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新技术,并在公司系统推广应用,全面畅通了新技术推广应用渠道。<br> 公司面向社会共同实施10类示范工程,在示范工程的规划设计、技术攻关、装备研制、投资运营等环节加大开放力度,带动全行业共同发展。发挥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的研究机构作用,探索项目柔性组织模式,构建多种形式的能源电力创新共同体。同时,联合社会资本,打造科技+金融+产业的创新模式,吸引社会投资者和科技型企业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充分激发各方创新潜能。<br> 国家电网河北雄安供电公司不断拓展朋友圈,已与清华大学、华为、阿里巴巴、中国交建等近50家国内重点院校、知名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初步建立两院两联盟一工场一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新体系,已经形成创新发展生态圈,正在低碳城市、无人驾驶、城市数据应用等领域为雄安千年大计夯实根基。<br> 强强联合的新时代能源电力创新共同体,将形成创新合力,攻克制约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发展的技术瓶颈,培育重大原创性成果,进一步服务行业技术发展和学科进步。<br> 相关链接: <br> <br> 国家电网公司公益项目亮相第七届中国慈展会国家电网建成两大世界级电网创新工程国家电网公司四名专家荣获国际电工委员会(IEC)2019年度1906奖国家电网公司董事会二届六次会议召开国家电网:以科技创新推动能源电力跨越发展国家电网公司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国家电网:丝路行辕三千里 中欧友谊铁骑牵国家电网31家单位、53名个人获央企先进表彰国家电网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难题激发活力国家电网公司参加“深化改革添活力 砥砺奋进新时代”媒体通气会<br> <br> <br> <br>相关推荐 配电柜厂家 http://www.bidad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