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发布原创音频栏目
听见西安的声音
又和大家见面了!
转眼间 已是暮秋 天气渐凉
明天,我们将迎来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
今天的节目中,主播小雪和小克将用青春的音色与您聊聊霜降的节气风俗。
2018年10月23日
19:22:18霜降节气到来
霜降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210度。霜降表示天气更冷了,露水凝结成霜。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我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此时树叶枯黄,在落叶了。
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
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
也有把早霜叫“菊花霜”的,因为此时菊花盛开,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霜降节气
各地气温有差异
不过我国幅员辽阔,霜降节气各地的气温和气候特征也有所不同。
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
在华南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霜降时节,凉爽的秋风已吹到花城广州。
东北北部、内蒙东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
在西安,以及陕西绝大部分地区,霜降节气的到来,气温也会进一步降低,早晨出门就可见霜啦。
霜降节气吃柿子
霜降这天,我们国家也有很多民俗。
有很多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人们常说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住在农村的人们到了这个时候,则会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摘几个光鲜香甜的柿子吃。
尤其在我们西安,因为临潼盛产火晶柿子,所以陕西特产柿子也在霜降节气前后大量上市。
西安特产
火晶柿子必不可少
火晶柿子:因为其软化后,色红耀眼似火球,晶莹透亮如水晶,故称为“火晶柿子”。
临潼火晶柿子果形瑰丽、色红似火、晶莹透亮、无丝无核、丰腴多汁、皮薄如纸、极易剥离、清凉爽口, 2008年被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临潼火晶柿子”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如今,临潼火晶柿子,已超越了它的自然属性,不仅是一种文化艺术、饮食习俗、民俗观念的载体,而且成为古都“秦风唐韵”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霜降进补很重要
放眼全国,从古至今,霜降这一天,还有祭旗纛(倒)、习战射、赏菊、送芋鬼等习俗。当然,也离不开进补。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
霜降时节,天气愈发寒冷,民间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们认为先“补重阳”后“补霜降”,而且“秋补”比“冬补”更要紧。因此,霜降时节,民间有“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的食俗。
而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渐凉,秋燥明显,燥易伤津。霜降养生首先要重视保暖,其次要防秋燥,运动量可适当加大。

“诗意之城·你我共读”
百日读诗活动最后倒计时
秋季快要接近尾声了,我们今天的节目也要到尾声了,西安发布“诗意之城·你我共读”百日读诗活动眼看也要接近尾声了!
小布在此感谢大家这100天的陪伴
让城市充满诗意!
快快抓住最后的每日诵读机会
或点击文末链接读诗吧!
节目最后
小雪和小克也要给大家送一首
和霜降有关的诗词
《赋得九月尽(秋字)》
唐·元稹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
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
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啦
我们下期再见!
文/音频:陈克 屈雪娇
音频剪辑:王珊
技术统筹:邹建彬
制图:翟雪莹
编辑:蜀妹在西安
出品:西安发布“听见西安的声音”工作室
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
了解更多请登陆 抽屉式配电柜 http://www.bidadk.com/choutishipeidiang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