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历史
“二十四节气”不仅起到指导我国农业生活的功能,更是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世界中,在我国悠久绵长的文化历史长河中,我国历史上的文人们也为此留下了许许多美丽的诗篇,让人读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这不仅表现了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人类文化的历史见证。
一、【立秋】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立秋
宋代: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的故事1:一叶知秋
《五灯会元》里记载说:“世尊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祖于是将衣钵传给了迦叶。小桃核牵连着的是大瘟疫,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摩诃迦叶能从佛祖拈起的一朵金婆罗花中悟到普遍宇宙、包含万有的佛法。以小明大、见微知著是一种大智慧。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立秋的故事2:秋神蓐收
远古传说中的秋神名叫蓐收。蓐收左耳上盘着一条蛇,右肩上扛着一柄巨斧。《山海经》上说他住在能看到日落的泑山。蓐收耳朵上的蛇寓意着繁衍后代,生生不息。《诗经·斯干》里说:“维虺维蛇,女子之祥。”如果梦到蛇,会生一个漂亮女儿。
蓐收肩上的巨斧,表明他还是一位刑罚之神。古时处决犯人,都是在立秋之后,叫秋后问斩。秋天有杀气。“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所以蓐收到来的时候,总带有一股凉意。
立秋节气谚语:
七月雨,八月旱,棉花桃子像鸡蛋。
立秋的蕾,白露的花,温高霜晚收棉花,温低霜早就白搭。
立秋管葱,快把土壅。
六月底,七月头,十有八载节立秋。
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似烤火。
七月半,八月半,蚊子嘴,快起钻。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换上棉。
七月秋风雨,八月秋风凉。
立秋温不降,庄稼长得强。
立秋有雨丘丘收,立秋无雨人人忧。
立秋种荞麦,秋分麦入土。
立秋十八日,寸草结籽粒。。
高粱不没头,就能获丰收。。
中伏萝卜末伏菜,立秋前后大白菜。
立秋播种,处暑移栽,白露晒盘,秋分拢帮,寒露平口,霜降灌心,立冬砍菜。
立秋摘花椒,立冬打软枣。
七月七,生瓜梨枣都中吃。。
二、【处暑】即“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随着太阳高度的继续降低,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
处暑
作者: 左河水
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
日行南径斜晖里,割稻陌阡车马驰。
处暑节气谚语:
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
处暑三日稻(晚稻)有孕,寒露到来稻入囤。
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
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
处暑高粱白露谷。
处暑收黍,白露收谷。
七月底,八月边,家家新米桌上端。
要想苞谷结,不得叶挨叶。
七月秋风凉,棉花白,稻子黄。
棉桃碰着腿,酒壶不离嘴。
处暑花,捡到家;白露花,不归家;白露花,温高霜晚才收花。
处暑长薯。
早怕旱,后怕淹,中间就怕连阴天。
处暑就把白菜移,十年准有九不离。
七月十五,早蒜入土。
山上萝卜不怕旱,夜流露水阴到根。
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三、【白露】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气凝结在上面,故名白露。
玉阶怨
唐代: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白露的传说:
相传:“每年的农历八月初四,阳历9月7日左右,是白露——太阳过黄经165度,夜凉,水汽凝结成露,在白露第一道曙光出现的时候,把一颗绿宝石[没有绿宝石用石头也可以,点石成精]交到恋人的手上,那么,这对恋人,不管遭遇多少的磨难,他们的恋情将永远无坚不摧!”
白露节气谚语:
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
干雾露阴,湿雾露晴。
麦收十年早,谷收十年晚。
种麦种到老,还是早种麦子好。
今年麦子耩得早,来年麦子收得好。
白露满地红黄白,棉花地里人如海, 杈子耳子继续去,上午修棉下午摘。
白菜萝卜追和浇,冬瓜南瓜摘家来。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
抢墒地薄白露播,比着秋分收得多。白露麦,顶茬粪。 白露种高山,寒露种河边,坝里霜降点。
白露割谷子,霜降摘柿子。
白露谷,寒露豆,花生收在秋分后。
谷子上囤,核桃挨棍。
枣红肚,磨镰割谷。
抢秋抢秋,不抢就丢。
谷到白露死。好谷不见穗,好麦不见叶。
谷怕连夜雨,麦怕晌午风。
头白露割谷,过白露打枣。
四、【秋分】开始入秋,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气温逐日下降。
中秋对月
唐代:李频
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莹。
好是生沧海,徐看历杳冥。
层空疑洗色,万怪想潜形。
他夕无相类,晨鸡不可听。
秋风节气谚语:
旱枣子,涝栗子,不旱不涝收柿子。
苹果栗子为上果,乌枣李子更值钱。
秋分牲口忙,运耕耙耢耩。
秋分节到温度降,鱼塘投饵要减量,投喂水旱各种草,嫩绿新老均匀上。
秋分秋分,昼夜平分。
二、八月,昼夜平。
八月十五雨一场,正月十五雪花扬。
秋忙秋忙,绣女也要出闺房。
秋分见麦苗,寒露麦针倒。
勿过急,勿过迟,秋分种麦正适宜。
麻黄种麦,麦黄种麻。
瓜茬种上麦,馍馍吃不败。
麦种深,谷种浅,荞麦芝麻盖半脸。
谷耩浅,麦耩深,芝麻只要隐住身。
麦种晒和扬,粒实出苗壮。
麦种用水漂,瘪粒能除掉。
晚稻蒂子松,经不起一阵风。
稻黄一月,麦黄一夜。
青十八,红十八,白十八,黑十八,七十二天收回家。
秋分收花生,晚了落果叶落空。
棉花要摘多,一棵挨一棵。
早割豆,午拾花,摊开布单砍芝麻。
拾不完的棉花,抖不尽的芝麻。
天旱香瓜甜,枣子结得圆。
五、【寒露】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气温下降,露水更凉。
送十五舅
作者:王昌龄
深林秋水近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
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
寒露节气谚语:
大雁不过九月九,小燕不过三月三。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
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霜降到立冬,种麦莫放松。
品种更换,气候转暖,寒露种上,也不算晚。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要得苗儿壮,寒露到霜降
晴天寒露冬雪少,春雨多(冀)
寒露无雨,百日无霜(湘)
寒露起黑云,岭雨时间长(湘、桂)
寒露有雨冬雨少,寒露无雨冬雨多(桂)
寒露多雨水,春季无大水(闽)
寒露阴雨秋霜晚(冀)
寒露雨风,清明晴风(冀)
寒露霜降节,紧风就是雪(赣)
六、【霜降】天气惭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
岁晚
作者: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
命屯分已定,日久必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
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霜降节气谚语:
秋雨透地,降霜来迟。
秋雁来得早,霜也来得早。风大夜无露,天阴夜无霜。 霜重见晴天。
严霜出毒日,雾露是好天。
霜后暖,雪后寒。一夜孤霜,来年有荒;多夜霜足,来年丰收。
霜降降霜始(早霜),来年谷雨止(晚霜)。
严霜单打独根草。
秋雁当头叫,必有大风到。
霜降前降霜,挑米如挑糠;霜降后降霜,稻谷打满仓。
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适宜。
棉是秋后草,就怕霜来早。
霜后还有两喷花,摘拾干净把柴拔。
迎伏种豆子,迎霜种麦子。
霜降播种,立冬见苗。
霜降拔葱,不拔就空。
霜降萝卜,立冬白菜,小雪蔬菜都要回来。
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
霜降配羊清明羔,天气暖和有青草。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箱 http://www.bidadk.com/peidianx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