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会,但是还是会以线下为主体。
当前互联网医疗方面有很多因素制约,简单说几个点,你可以在深入的查一下:
以药养医是当前医院应对国家要求医疗价格下跌的主要手段,咱们国家的看诊费用相对于老外来说低的不行,是国家要求的。你互联网搞医疗肯定手伸不到医疗的核心,如果单纯的做轻问诊,你的价格用户能接受,医生接受不了,因为看诊本来大夫就不赚钱。
分级诊疗机制在国内推行的并不好,我们做个简单的身体检查都要去抢占三甲医院的资源,这块倒就算现在能,用户也不买账,而且现在各个医院的HIS系统数据都不统一,检查的标准也不统一,数据没法做到共享,也是当前的一个大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你在某个医院看过病之后换医院看病还让你检查一遍的原因
这也会导致一个问题,如果我做中小型医院,给你推荐他们的医生,你用户不买账,三甲医院的医生每天忙的脚打后脑勺,根本没空推进互联网项目,而且你给的诊费也不多。还是控费的问题,费用上你降不下来,用户凭什么用你的互联网医疗
互联网上是禁止卖处方药的,也就是说,大多时候医生开的药你是不能通过互联网平台直接购买的,只能是通过平台链接药店的方式,单纯说价格没有优势,送货上门你也有等待期,如果不是当天到,其实跟线下直接购买差不多。
诊费还有个问题,各个地方规定不同,我们这边是互联网医疗不可以用医保支付,这个涉及的问题就很大了,我因为服务提供方的收益问题没法给到用户优惠,医保还不能降低用户自己支付的数额,那就很难找到突破口。
互联网医疗其实现在看来,只能作为线下医院的补充,为线下医院提供1-N的服务,线下医院挂号难,OK我帮你弄,线下医院诊后患者太多搞不完,OK我帮你弄,他只能顺着线下医院做链生,毕竟我们的发展水平达不到,不是技术水平是认知水平。
好多互联网医疗都想做诊前,但是诊前有个很尴尬的问题就是你没病会不会去医院?正常来说健康意识如果达标,定期要做体检,但是这个事可能你有计划,但是真正实行的没几个人吧,诊中完全是线下医院的,做诊后,很简单的逻辑,所有医疗手段都是反人类的,最常见的大夫会告诉你,你需要按时吃药,你需要戒烟戒酒,你需要睡眠充足,你互联网医疗怎么做?你提示有用吗?甚至用户烦了就会卸载你,你只能说尝试协助医院进行诊后的复查,数据这块电子病历是个好东西,HIS系统数据的问题,上面说过了。
总的来说,互联网医疗现在刚起步,有机会,但是坑非常多,坑非常多,坑非常多,很多公司都在尝试做,但是你会发现他们最终都是开始链接线下,纯互联网思维,比如流量思维,对于医疗来说没用,用户在这部分需求其实跟工具类基本一致,用完即走,你给我效率就行了,用户忠诚度你怎么培养,你所有的治疗手段都是在反人类,没人会爱用的,只是为了健康勉强妥协一下,好了之后就跟你再见了。
互联网医疗可能会整体依托于线下业务,去做线下业务的拓展,而非创新互联网模式,互联网医疗现在有机会,但是坑非常多。
互联网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各行各业都在接受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传统医疗行业也无法幸免。互联网+医疗时代的到来,给医疗行业带来了重大的变革。特别是对传统的求医问药模式,以前我们都是必须到医院去排队挂号,去药店买药,有时候前一天去排队都不一定能挂到号,也会遇到想买的药买不到的情况。现在,互联网+医疗改变了这种模式,让你随时随地都能轻松问诊,线上挂号,线上买药送货上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目前中国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小孩子发烧感冒等常见疾病,老人家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病,大家都会往大医院跑,间接又导致大医院的“一号难求”。因此国家大力推广“家庭医生”概念,想实现“首诊在社区”,发挥社区医院全科医生的功能。而互联网医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这个概念的推广,减轻一线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就诊率。
以东莞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例:东莞市的社区医院大多使用“喜特家庭医生签约系统”,居民带上身份证轻轻一刷,医护人员即可帮忙建档,录入数据,建立档案,全家签约,(特别是慢性病管理)。同时,建立随访、回访机制。采用喜特硬件设备,数据实现同步,不需再手动录入。包括体检也是,后续居民通过“家庭e生平台”这个服务号,直接获取电子体检报告。大大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
对比起传统的医疗,互联网医疗是一个时代进步的体现。
为什么互联网医疗会现在兴起?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因为它解决了两大问题:
1、单一医院水平目前不足以保证用户能得到全面的治疗方案,如果将全国医院中优质的核心资源进行归类,对一些极端的疑难病症进行全方位寻求诊断和治疗,这将是一个极大的变革。当然,医学上的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不同医院之间各方面的问题也是不同的,所以未来如何整合好医疗资源提供全球化的医疗资源服务,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巨大动力和方向。
2、新型医疗资源的推广,移动化医疗带来的医疗资源的便捷能够多方位多角度的帮助医疗服务方面的推广。从这个故事可以发现,用户在对医疗方法上还是有很多信息不对称因素在里面的。
所以,医疗未来连接的包括医院、病人这两部分,通过病人和医院这两头进行全力发展。
凡是都要辩证的看待,任何事都有两面性。
首先我们先看下好的方面。个人觉得互联网医疗可以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解决了挂号难的问题。
第二、缓解了看病难的问题。
因为现在国内很多的互联网医疗企业都可以做到,比如微医。
放眼全国,三甲医院只有1308家,仅仅凭借这1308家三甲医院,根本无力承载14亿人口、每年多达80亿人次的就医需求。我国医疗资源少,且分布并不均匀,医院、医生、患者、政府、药企、保险关系错综复杂,通过传统方式来进行资源合理匹配难度极大。只有解决供需信息不对称和医疗资源分配问题,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就医不难 健康有道”,这个时候微医依托“互联网+”应运而生!
互联网是天然破除医疗资源地域不均衡的利器,它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将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专家可以有自己的线上诊室,医生可以在网上的诊室里为患者做会诊、复诊,大家可以发起视频会诊,这样就更加方便双方治疗。用户通过微医,可以预约挂号及线上问诊,轻易的解决远程看病的难题。
其次,我们再说下互联网医疗不好的方面。
第一、真正看病还是需要到医院彻底检查并治疗的。网上就诊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第二、大水之中,必有大鱼,医疗行业正是这样一个巨大的海洋。这这个海洋里面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有好的像微医这样优秀的企业,自然就有浑水摸鱼的。有很多不良商家,利用这个机会坑害老百姓的不在少数。
生命对所有人来说,只有一次。解决看病难的问题远比解决出行难的问题更重要,目前的互联网医疗只能缓解就医难,希望互联网医疗发展的越来越好吧,真正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了解更多请登陆 并网柜 http://www.bidadk.com/bingwangg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