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69-82234758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移动支付消费金融快速发展,互联网股权融资下线转型_1

2019-10-16 02:09:58浏览:0评论:0来源:商务中心   
核心摘要:原标题: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移动支付消费金融快速发展,互联网股权融资下线转型雷锋网报道,近日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ID

                             

原标题: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移动支付消费金融快速发展,互联网股权融资下线转型

  

雷锋网报道,近日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IDF)第二届年会在北京大学成功召开。本届主题为“数字金融的中国时代”,邀请了政产学研各界代表参与。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陆书春秘书长出席并带来“数字金融新时代,应有新作为”的演讲。

  

  

她主要总结呈现了当前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六大特点:一,监管政策正在逐步落地,行业优胜劣汰加速,如网络借贷平台的数量和收益率下降;二,移动支付、消费金融、互联网保险、互联网股权融资不同业态的发展出现差异;三,部分业态行业集中度进一步上升,比如移动支付;四,互联网金融的整体规模占金融总量比重仍然较低,但行业涉众性比较强;五,数字技术驱动特征进一步明显;六,传统金融机构在数字金融领域发力,但仍存在一定的约束。

  

以下是演讲实录,雷锋网作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

  

过去的几年,数字金融还叫作互联网金融,但无论是数字金融还是互联网金融,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降低成本,促进普惠金融方面,确实发挥了不可泯灭的作用。不过近一段时间以来,互联网金融发展确实出现了很多的乱象,这也是为什么2015年十部委发文要出指导意见,2016年又开展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那么在新的时代下互联网金融如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回顾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经历了快速发展之后,在逐渐趋于理性和冷静,行业进入了规范发展的新阶段。根据协会刚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年报2017》的数据,我们总结了一下互联网金融目前的几个特点。

  

第一,监管政策正在逐步落地,行业规范发展态势明显。随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的深入,从业机构优胜劣汰加速,行业发展环境逐步净化。以个体网络借贷为例,到2016年末,正常运营的平台2640多家,比2015年减少了28%。关停退出增多,正常运营平台在加速合规转型。平台平均借款期限为8.4个月,比上年末增长1.7个月,平均收益率为9.3%,同比下降1.8%。收益率较低,且运行稳定的平台日益成为行业的主流。

  

第二,不同业态发展出现差异。

  

移动支付、互联网消费金融等业态保持快速发展。移动金融业务规模达到208.6万亿,同比增长60%,这是2016年底的数据,交易笔数1227.6亿笔,同比增长128.6%,但是行业的集中度进一步上升,支付受理市场创新模式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根据协会的抽样数据,互联网金融消费数据新增注册用户稳步增长,新发贷款金额和笔数增幅较大。

  

互联网保险、证券等业态依然保持增长,但是增速有所放缓。以保险数据为例,互联网保险的保费收入总额为2348亿元,同比增长5.2%,增幅较2015年有较大回落。

  

互联网股权融资的行业景气度下降,平台下线和转型的数量较多,新增项目3268个,同比下降56.6%。新增项目投资人次为5.8万人,同比下降43.6%。

  

第三,部分业态行业集中度进一步上升。以互联网支付行业为例,2016年互联网支付的交易额在1万亿以上的非银行支付机构共8家,他们的交易总额占非银行交易机构的总额80%,以个体网络借贷为例,广东、北京、上海、浙江、山东、江苏等六省的各地网络借贷运营平台共计1854家,占全国总数的70%。贷款余额近8000亿元,占全国总量的93.7%。

  

第四,互联网金融的整体规模占金融总量比重仍然较低,但行业涉众性比较强。以个体网络借贷为例,2016年末贷款余额8034亿,而同期的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是156万亿,前者仅为后者的0.5%。从历史累计参与人数看,借款人和出借人合计5109万人,比上年增长3596万人。

  

第五,数字技术驱动特征进一步明显。大数据技术的客户画像在客户画像、精准营销,风控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云计算以其系统架构、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优势,满足长尾客户多样化的服务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效果开始显现,生物识别技术在身份验证、支付等场景应用逐渐增多。

  

第六,传统金融机构在数字金融领域发力,但仍存在一定的约束。以互联网直销银行为例,2016年末有69家商业银行设立了互联网直销银行,逾八成是城商行和农商行。根据协会的调研情况,传统金融机构在发展数字金融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人才、技术和机制方面的限制和约束,需要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比如,金融产品研发很多还延续着传统项目管理模式,存在环节多、流程长、耗时久,创新容错不足等问题。业绩考核更重视成本收益,对一些落地时间长,先期投入大,见效慢的创新而言,还存在一定的激励不足方面的问题。

  

通过以上的数据和分析,总体来看,在经济金融环境复杂多变,行业加快清理整顿的背景下,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主要还面临着经营风险、合规转型风险,风险处置次生风险等三大风险。在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监管体制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完善建立,消费权益保护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挑战。

  

所以数字金融要真正实现新时代有新作为,需要监管、市场,还有自律组织共同的智慧和力量。从监管方面讲,当前监管强调所有的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抓住了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实施穿透式、协同式监管。从市场角度来看,从业机构要遵循金融规律,建立合规文化。作为自律组织,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积极履行行业协会的职责,积极搭建监管和行业的桥梁。

  

雷锋网将会跟进精华内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近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正式发布《中国互联网金融年报2017》。

  

该年报是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和学界专家的支持下,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牵头组织从业机构和研究机构联合编制完成,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发行。

  

年报覆盖互联网支付、个体网络借贷、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消费金融、互联网直销银行、互联网证券、互联网股权融资等互联网金融主要业态,以2016年各业态总量与抽样发展数据为依托,通过对行业政策和数据的分析,深入阐述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环境与现状,总结归纳了相关风险与挑战,展望了未来趋势与前景。

  

年报认为,随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监管政策陆续出台,监管与行业自律有机结合的行业管理体制逐步构建,互联网金融风险整体水平在下降,风险案件高发频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从业机构优胜劣汰加速,行业发展环境逐步净化。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行业规范发展态势明显,但实现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防范和治理长效机制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年报显示,2016年,互联网支付保持快速增长,市场集中度进一步上升,移动支付交易笔数增长明显;正常运营个体网络借贷平台数量显著减少,成交规模近万亿元,收益率持续下降;互联网保险发展增速放缓,保费险种结构有所变化,人身险保费收入占比上升明显;互联网基金销售仍以货币基金为主,直销仍是主要销售渠道;互联网消费金融增长迅速,“小额”特征明显;互联网直销银行业务以城商行和农商行最为活跃,在吸收活期存款的时点上与传统银行形成互补;互联网证券整体开户数大幅回落,其中移动端交易额占比上升;互联网股权融资景气度下降,单个项目融资成功率仍然较低。

  

年报提出,在经济金融环境复杂多变、互联网金融加快清理整顿的背景下,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主要面临经营风险、合规转型风险、风险处置次生风险等三大主要风险,在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监管体制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还存在一定挑战。

  

年报认为,未来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将朝着更加规范方向发展: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普惠金融的方向将更加明确,合规审慎经营、强化风险治理将是互联网金融长效发展的持续要求,金融和科技融合发展需求动力更加强劲,开放竞争合作的发展态势更加明显,互联网金融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 END -

  

来源 | 中国互联网金融联合会

  

排版丨林赛君

    

首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发布《中国互联网金融年报2017》

  

记者周琰 张末冬

  

本报讯 记者周琰 张末冬报道 10月28日,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与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人民**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书春代表协会在论坛上正式发布《中国互联网金融年报2017》。

  

《年报》是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和学界专家的支持下,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牵头组织从业机构和研究机构联合编制完成,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发行。

  

《年报》是继去年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年报2016》之后,协会组织编写发布的第二部年报。《年报》覆盖互联网支付、个体网络借贷、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消费金融、互联网直销银行、互联网证券、互联网股权融资等互联网金融主要业态,以2016年各业态总量与抽样发展数据为依托,通过对行业政策和数据的分析,深入阐述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环境与现状,总结归纳了相关风险与挑战,展望了未来趋势与前景。

  

《年报》认为,随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监管政策陆续出台,监管与行业自律有机结合的行业管理体制逐步构建,互联网金融风险整体水平在下降,风险案件高发频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从业机构优胜劣汰加速,行业发展环境逐步净化。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行业规范发展态势明显,但实现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防范和治理长效机制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年报》显示,2016年,互联网支付保持快速增长,市场集中度进一步上升,移动支付交易笔数增长明显;正常运营个体网络借贷平台数量显著减少,成交规模近万亿元,收益率持续下降;互联网保险发展增速放缓,保费险种结构有所变化,人身险保费收入占比上升明显;互联网基金销售仍以货币基金为主,直销仍是主要销售渠道;互联网消费金融增长迅速,“小额”特征明显;互联网直销银行业务以城商行和农商行最为活跃,在吸收活期存款的时点上与传统银行形成互补;互联网证券整体开户数大幅回落,其中移动端交易额占比上升;互联网股权融资景气度下降,单个项目融资成功率仍然较低。

  

《年报》提出,在经济金融环境复杂多变、互联网金融加快清理整顿的背景下,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主要面临经营风险、合规转型风险、风险处置次生风险等三大主要风险,在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监管体制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还存在一定挑战。

  

《年报》认为,未来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将朝着更加规范方向发展,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普惠金融的方向将更加明确,合规审慎经营、强化风险治理将是互联网金融长效发展的持续要求,金融和科技融合发展需求动力更加强劲,开放竞争合作的发展态势更加明显,互联网金融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原标题:首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发布《中国互联网金融年报2017》)

  

本报讯 记者周琰 张末冬报道10月28日,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与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人民**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书春代表协会在论坛上正式发布《中国互联网金融年报2017》。

  

《年报》是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和学界专家的支持下,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牵头组织从业机构和研究机构联合编制完成,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发行。

  

《年报》是继去年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年报2016》之后,协会组织编写发布的第二部年报。《年报》覆盖互联网支付、个体网络借贷、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消费金融、互联网直销银行、互联网证券、互联网股权融资等互联网金融主要业态,以2016年各业态总量与抽样发展数据为依托,通过对行业政策和数据的分析,深入阐述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环境与现状,总结归纳了相关风险与挑战,展望了未来趋势与前景。

  

《年报》认为,随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监管政策陆续出台,监管与行业自律有机结合的行业管理体制逐步构建,互联网金融风险整体水平在下降,风险案件高发频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从业机构优胜劣汰加速,行业发展环境逐步净化。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行业规范发展态势明显,但实现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防范和治理长效机制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年报》显示,2016年,互联网支付保持快速增长,市场集中度进一步上升,移动支付交易笔数增长明显;正常运营个体网络借贷平台数量显著减少,成交规模近万亿元,收益率持续下降;互联网保险发展增速放缓,保费险种结构有所变化,人身险保费收入占比上升明显;互联网基金销售仍以货币基金为主,直销仍是主要销售渠道;互联网消费金融增长迅速,“小额”特征明显;互联网直销银行业务以城商行和农商行最为活跃,在吸收活期存款的时点上与传统银行形成互补;互联网证券整体开户数大幅回落,其中移动端交易额占比上升;互联网股权融资景气度下降,单个项目融资成功率仍然较低。

  
  
  
  

《年报》提出,在经济金融环境复杂多变、互联网金融加快清理整顿的背景下,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主要面临经营风险、合规转型风险、风险处置次生风险等三大主要风险,在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监管体制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还存在一定挑战。

  

《年报》认为,未来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将朝着更加规范方向发展,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普惠金融的方向将更加明确,合规审慎经营、强化风险治理将是互联网金融长效发展的持续要求,金融和科技融合发展需求动力更加强劲,开放竞争合作的发展态势更加明显,互联网金融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本文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周琰 张末冬责任编辑:钟齐鸣_NF5619  
    

原标题:首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重磅发布:《中国互联网金融年报2017》

  

2017年10月28日,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与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人民**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在北京召开。陆书春秘书长代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论坛上正式发布《中国互联网金融年报2017》。

  

  

该年报是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和学界专家的支持下,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牵头组织从业机构和研究机构联合编制完成,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年报是继去年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年报2016》之后,协会组织编写发布的第二部年报。年报覆盖互联网支付、个体网络借贷、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消费金融、互联网直销银行、互联网证券、互联网股权融资等互联网金融主要业态,以2016年各业态总量与抽样发展数据为依托,通过对行业政策和数据的分析,深入阐述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环境与现状,总结归纳了相关风险与挑战,展望了未来趋势与前景。

  

  

年报认为,随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监管政策陆续出台,监管与行业自律有机结合的行业管理体制逐步构建,互联网金融风险整体水平在下降,风险案件高发频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从业机构优胜劣汰加速,行业发展环境逐步净化。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行业规范发展态势明显,但实现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防范和治理长效机制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年报显示,2016年,互联网支付保持快速增长,市场集中度进一步上升,移动支付交易笔数增长明显;正常运营个体网络借贷平台数量显著减少,成交规模近万亿元,收益率持续下降;互联网保险发展增速放缓,保费险种结构有所变化,人身险保费收入占比上升明显;互联网基金销售仍以货币基金为主,直销仍是主要销售渠道;互联网消费金融增长迅速,“小额”特征明显;互联网直销银行业务以城商行和农商行最为活跃,在吸收活期存款的时点上与传统银行形成互补;互联网证券整体开户数大幅回落,其中移动端交易额占比上升;互联网股权融资景气度下降,单个项目融资成功率仍然较低。

  

年报提出,在经济金融环境复杂多变、互联网金融加快清理整顿的背景下,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主要面临经营风险、合规转型风险、风险处置次生风险等三大主要风险,在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监管体制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还存在一定挑战。

  

年报认为,未来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将朝着更加规范方向发展: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普惠金融的方向将更加明确,合规审慎经营、强化风险治理将是互联网金融长效发展的持续要求,金融和科技融合发展需求动力更加强劲,开放竞争合作的发展态势更加明显,互联网金融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原标题:百善金饭碗:首届中国互金论坛发布《中国互联网金融年报2017》

  

2017年10月28日,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与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人民**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在北京召开。陆书春秘书长代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论坛上正式发布《中国互联网金融年报2017》。该年报是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和学界专家的支持下,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牵头组织从业机构和研究机构联合编制完成,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年报是继去年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年报2016》之后,协会组织编写发布的第二部年报。年报覆盖互联网支付、个体网络借贷、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消费金融、互联网直销银行、互联网证券、互联网股权融资等互联网金融主要业态,以2016年各业态总量与抽样发展数据为依托,通过对行业政策和数据的分析,深入阐述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环境与现状,总结归纳了相关风险与挑战,展望了未来趋势与前景。年报认为,随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监管政策陆续出台,监管与行业自律有机结合的行业管理体制逐步构建,互联网金融风险整体水平在下降,风险案件高发频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从业机构优胜劣汰加速,行业发展环境逐步净化。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行业规范发展态势明显,但实现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防范和治理长效机制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年报显示,2016年,互联网支付保持快速增长,市场集中度进一步上升,移动支付交易笔数增长明显;正常运营个体网络借贷平台数量显著减少,成交规模近万亿元,收益率持续下降;互联网保险发展增速放缓,保费险种结构有所变化,人身险保费收入占比上升明显;互联网基金销售仍以货币基金为主,直销仍是主要销售渠道;互联网消费金融增长迅速,“小额”特征明显;互联网直销银行业务以城商行和农商行最为活跃,在吸收活期存款的时点上与传统银行形成互补;互联网证券整体开户数大幅回落,其中移动端交易额占比上升;互联网股权融资景气度下降,单个项目融资成功率仍然较低。

  

年报提出,在经济金融环境复杂多变、互联网金融加快清理整顿的背景下,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主要面临经营风险、合规转型风险、风险处置次生风险等三大主要风险,在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监管体制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还存在一定挑战。

  

年报认为,未来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将朝着更加规范方向发展: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普惠金融的方向将更加明确,合规审慎经营、强化风险治理将是互联网金融长效发展的持续要求,金融和科技融合发展需求动力更加强劲,开放竞争合作的发展态势更加明显,互联网金融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10月28日,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与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人民**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书春代表协会在论坛上正式发布《中国互联网金融年报2017》。

  

《年报》是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和学界专家的支持下,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牵头组织从业机构和研究机构联合编制完成,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发行。

  

《年报》是继去年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年报2016》之后,协会组织编写发布的第二部年报。《年报》覆盖互联网支付、个体网络借贷、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消费金融、互联网直销银行、互联网证券、互联网股权融资等互联网金融主要业态,以2016年各业态总量与抽样发展数据为依托,通过对行业政策和数据的分析,深入阐述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环境与现状,总结归纳了相关风险与挑战,展望了未来趋势与前景。

  

《年报》认为,随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监管政策陆续出台,监管与行业自律有机结合的行业管理体制逐步构建,互联网金融风险整体水平在下降,风险案件高发频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从业机构优胜劣汰加速,行业发展环境逐步净化。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行业规范发展态势明显,但实现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防范和治理长效机制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年报》显示,2016年,互联网支付保持快速增长,市场集中度进一步上升,移动支付交易笔数增长明显;正常运营个体网络借贷平台数量显著减少,成交规模近万亿元,收益率持续下降;互联网保险发展增速放缓,保费险种结构有所变化,人身险保费收入占比上升明显;互联网基金销售仍以货币基金为主,直销仍是主要销售渠道;互联网消费金融增长迅速,“小额”特征明显;互联网直销银行业务以城商行和农商行最为活跃,在吸收活期存款的时点上与传统银行形成互补;互联网证券整体开户数大幅回落,其中移动端交易额占比上升;互联网股权融资景气度下降,单个项目融资成功率仍然较低。

  

《年报》提出,在经济金融环境复杂多变、互联网金融加快清理整顿的背景下,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主要面临经营风险、合规转型风险、风险处置次生风险等三大主要风险,在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监管体制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还存在一定挑战。

  

《年报》认为,未来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将朝着更加规范方向发展,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普惠金融的方向将更加明确,合规审慎经营、强化风险治理将是互联网金融长效发展的持续要求,金融和科技融合发展需求动力更加强劲,开放竞争合作的发展态势更加明显,互联网金融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2017年10月28日,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与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人民**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在北京召开。陆书春秘书长代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论坛上正式发布《中国互联网金融年报2017》。该年报是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和学界专家的支持下,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牵头组织从业机构和研究机构联合编制完成,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年报是继去年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年报2016》之后,协会组织编写发布的第二部年报。年报覆盖互联网支付、个体网络借贷、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消费金融、互联网直销银行、互联网证券、互联网股权融资等互联网金融主要业态,以2016年各业态总量与抽样发展数据为依托,通过对行业政策和数据的分析,深入阐述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环境与现状,总结归纳了相关风险与挑战,展望了未来趋势与前景。年报认为,随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监管政策陆续出台,监管与行业自律有机结合的行业管理体制逐步构建,互联网金融风险整体水平在下降,风险案件高发频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从业机构优胜劣汰加速,行业发展环境逐步净化。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行业规范发展态势明显,但实现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防范和治理长效机制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年报显示,2016年,互联网支付保持快速增长,市场集中度进一步上升,移动支付交易笔数增长明显;正常运营个体网络借贷平台数量显著减少,成交规模近万亿元,收益率持续下降;互联网保险发展增速放缓,保费险种结构有所变化,人身险保费收入占比上升明显;互联网基金销售仍以货币基金为主,直销仍是主要销售渠道;互联网消费金融增长迅速,“小额”特征明显;互联网直销银行业务以城商行和农商行最为活跃,在吸收活期存款的时点上与传统银行形成互补;互联网证券整体开户数大幅回落,其中移动端交易额占比上升;互联网股权融资景气度下降,单个项目融资成功率仍然较低。

  

年报提出,在经济金融环境复杂多变、互联网金融加快清理整顿的背景下,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主要面临经营风险、合规转型风险、风险处置次生风险等三大主要风险,在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监管体制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还存在一定挑战。

  

年报认为,未来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将朝着更加规范方向发展: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普惠金融的方向将更加明确,合规审慎经营、强化风险治理将是互联网金融长效发展的持续要求,金融和科技融合发展需求动力更加强劲,开放竞争合作的发展态势更加明显,互联网金融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2017年10月28日,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与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人民**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在北京召开。陆书春秘书长代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论坛上正式发布《中国互联网金融年报2017》。该年报是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和学界专家的支持下,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牵头组织从业机构和研究机构联合编制完成,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年报是继去年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年报2016》之后,协会组织编写发布的第二部年报。年报覆盖互联网支付、个体网络借贷、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消费金融、互联网直销银行、互联网证券、互联网股权融资等互联网金融主要业态,以2016年各业态总量与抽样发展数据为依托,通过对行业政策和数据的分析,深入阐述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环境与现状,总结归纳了相关风险与挑战,展望了未来趋势与前景。年报认为,随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监管政策陆续出台,监管与行业自律有机结合的行业管理体制逐步构建,互联网金融风险整体水平在下降,风险案件高发频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从业机构优胜劣汰加速,行业发展环境逐步净化。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行业规范发展态势明显,但实现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防范和治理长效机制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年报显示,2016年,互联网支付保持快速增长,市场集中度进一步上升,移动支付交易笔数增长明显;正常运营个体网络借贷平台数量显著减少,成交规模近万亿元,收益率持续下降;互联网保险发展增速放缓,保费险种结构有所变化,人身险保费收入占比上升明显;互联网基金销售仍以货币基金为主,直销仍是主要销售渠道;互联网消费金融增长迅速,“小额”特征明显;互联网直销银行业务以城商行和农商行最为活跃,在吸收活期存款的时点上与传统银行形成互补;互联网证券整体开户数大幅回落,其中移动端交易额占比上升;互联网股权融资景气度下降,单个项目融资成功率仍然较低。

  

年报提出,在经济金融环境复杂多变、互联网金融加快清理整顿的背景下,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主要面临经营风险、合规转型风险、风险处置次生风险等三大主要风险,在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监管体制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还存在一定挑战。

  

年报认为,未来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将朝着更加规范方向发展: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普惠金融的方向将更加明确,合规审慎经营、强化风险治理将是互联网金融长效发展的持续要求,金融和科技融合发展需求动力更加强劲,开放竞争合作的发展态势更加明显,互联网金融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10月28日,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与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人民**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书春代表协会在论坛上正式发布《中国互联网金融年报2017》。  
  
  
   《年报》是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和学界专家的支持下,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牵头组织从业机构和研究机构联合编制完成,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发行。  
  
  
   《年报》是继去年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年报2016》之后,协会组织编写发布的第二部年报。《年报》覆盖互联网支付、个体网络借贷、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消费金融、互联网直销银行、互联网证券、互联网股权融资等互联网金融主要业态,以2016年各业态总量与抽样发展数据为依托,通过对行业政策和数据的分析,深入阐述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环境与现状,总结归纳了相关风险与挑战,展望了未来趋势与前景。  
  
  
   《年报》认为,随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监管政策陆续出台,监管与行业自律有机结合的行业管理体制逐步构建,互联网金融风险整体水平在下降,风险案件高发频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从业机构优胜劣汰加速,行业发展环境逐步净化。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行业规范发展态势明显,但实现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防范和治理长效机制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年报》显示,2016年,互联网支付保持快速增长,市场集中度进一步上升,移动支付交易笔数增长明显;正常运营个体网络借贷平台数量显著减少,成交规模近万亿元,收益率持续下降;互联网保险发展增速放缓,保费险种结构有所变化,人身险保费收入占比上升明显;互联网基金销售仍以货币基金为主,直销仍是主要销售渠道;互联网消费金融增长迅速,“小额”特征明显;互联网直销银行业务以城商行和农商行最为活跃,在吸收活期存款的时点上与传统银行形成互补;互联网证券整体开户数大幅回落,其中移动端交易额占比上升;互联网股权融资景气度下降,单个项目融资成功率仍然较低。  
  
  
   《年报》提出,在经济金融环境复杂多变、互联网金融加快清理整顿的背景下,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主要面临经营风险、合规转型风险、风险处置次生风险等三大主要风险,在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监管体制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还存在一定挑战。  
  
  
   《年报》认为,未来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将朝着更加规范方向发展,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普惠金融的方向将更加明确,合规审慎经营、强化风险治理将是互联网金融长效发展的持续要求,金融和科技融合发展需求动力更加强劲,开放竞争合作的发展态势更加明显,互联网金融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来源:金融时报)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柜 http://www.bidadk.com/peidiangui/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华东能源监管局参加“获得电力”提升专题会

上一篇:

手机上怎么赚钱2018-8-15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