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69-82234758

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有哪些区别

2019-10-14 11:13:02浏览:5评论:0来源:商务中心   
核心摘要: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的区别主要在于:1、目标、概念的不同(一)中国制造2025:旨在以“创新驱动、质量

"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的区别主要在于:

1、目标、概念的不同

(一)中国制造2025:旨在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二)德国工业4.0:旨在利用物联信息系统,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

(三)美国工业互联网:旨在将虚拟网络与实体连接,形成更具有效率的生产系统。希望用互联网激活传统工业,保持制造业的长期竞争力。

2、侧重点不同

(一)中国制造2025:侧重点是以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等。

(二)德国工业4.0:侧重点是以通过建立信息物理系统网络,实现虚拟网络世界与现实物理世界的融合。将资源、信息、物体以及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创造物联网及相关服务,并将生产工厂转变为一个智能环境为重点。

(三)美国工业互联网:侧重是以政府战略为推动,通过各产业之间的联盟打通技术壁垒。希望借助网络和数据的力量提升整个工业的价值创造能力。更好地促进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融合。

扩展资料:

1、中国制造2025的三步走计划是:

(一)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二)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全面实现工业化。

(三)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2、中国制造2015还是德国的工业4.0。其本质还是通过数据流动自动化技术,从规模经济转向范围经济,以同质化规模化的成本,构建出异质化定制化的产业。从而推动对于产业结构改革。其核心特征是互联 。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工业4.0

百度百科-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的主线是“两化”深度融合,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互联网+”是重要行动路径。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跨界融合具体表现为行业、企业的融合。实现改造优化提升的行业、产业、企业应该是“互联网+”行动的主体,即这些企业不能消极被动等待,而要主动“拥抱互联网”,各类企业实现跨界融合、协同互动、改革创新、共生竞合。
德国工业4.0”发其目的是抢占新一轮技术革命的主导权,以应对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以及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在传统制造领域快速赶超的双重挑战。
与德国强调的“硬”制造不同,软件和互联网经济发达的美国更侧重于在“软”服务方面推动新一轮工业革命,希望用互联网激活传统工业,保持制造业的长期竞争力。
总体来说,中国的2025是对目前的形势和未来提出要求,德国的战略是于发展中国家进行合作,美国是借助这次新革命对本国制造业进行提升,也就是输入和输出的问题。

必须明确的是,不论“中国制造2025”战略,还是“德国工业4.0”,抑或是“美国工业互联网”战略,核心方向都是面向新时代,面向未来,面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都是为了在新时代的占据智能制造的先机,成为新时代的智造强国。只是基于各国家当前制造业发展水平、国家实力、科研实力,所以要走的道路也各有不同:

一、中国制造2025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旨在重点打造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服务型制造业和绿色技术,在实现完全工业化的进程中,避免“过早去工业化”。

从布局上看,《中国制造2025》战略搭建了“一二三四五五十”的总体结构:

“一”,就是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最终实现制造业强国的一个目标。

“二”,就是通过两化融合发展来实现这一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用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来引领和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制造业所要占据的一个制高点。

“三”,就是要通过“三步走”的一个战略,大体上每一步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来实现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目标。

“四”,就是确定了四项原则。第一项原则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第二项原则是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第三项原则是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第四项原则是自主发展和合作共赢。

“五五”,就是有两个“五”。第一就是有五条方针,即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和人才为本。还有一个“五”就是实行五大工程,包括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工程、强化基础的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十”,就是十大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个重点领域。

二、德国工业4.0战略

所谓工业4.0(Industry4.0),是基于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作出的划分。按照目前的共识,工业1.0是蒸汽机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时代,工业3.0是信息化时代,工业4.0则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也就是智能化时代。

德国政府率先提出“工业4.0”战略,并在2013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

德国所谓的工业4.0是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简称CPS)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工业4.0”项目主要分为三大主题:

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

二是“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该计划将特别注重吸引中小企业参与,力图使中小企业成为新一代智能化生产技术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成为先进工业生产技术的创造者和供应者;

三是“智能物流”,主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物流网,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资源供应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则能够快速获得服务匹配,得到物流支持。 [6] 

三、美国工业互联网

2013年6月,通用电气(GE)提出了工业互联网概念,与德国明确提出的“工业4.0 战略”有异曲同工之妙,被称为美国版工业4.0。

工业互联网是一个开放、全球化的网络,将人、数据和机器连接起来,目标重构全球工业、激发生产力,让世界更美好、更快速、更安全、更清洁且更经济。根据美国工业互联网的定义,其主要包含三大要素——

智能机器:以崭新的方法将现实世界中的机器、设备、团队和网络通过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和软件应用程序连接起来。

高级分析:使用基于物理的分析法、预测算法、自动化和材料科学,电气工程及其他关键学科的深厚专业知识来理解机器与大型系统的运作方式。

工作人员:建立员工之间的实时连接,连接各种工作场所的人员,以支持更为智能的设计、操作、维护以及高质量的服务与安全保障。

致力于为中国智能制造领域提供全生命周期生态服务的中发智造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视角: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三大战略,并不是单纯的竞争关系,也不是三个制造业大国关起门来各自为战的制造业竞赛,这其中既有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有战略合作、共享共赢的关系。

比如“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合作对接渊源已久。 中德双方几年前就签署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其中有关工业4.0合作的内容共有4条。双方认为,两国政府应为企业参与该进程提供政策支持。

作为智能制造企业的我们,应该积极在这样的竞合关系中寻找更大的转型机遇与发展空间。

参考资料:

中国制造2025

工业4.0

美国工业互联网

合作成果丰富:中德两国就智能制造标准化召开会议


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该项目由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和联邦经济技术部联合资助,投资预计达2亿欧元。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 德国所谓的工业四代(Industry4.0)是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简称CPS)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1] 工业4.0已经进入中德合作新时代,中德双方签署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中,有关工业4.0合作的内容共有4条,第一条就明确提出工业生产的数字化就是“工业4.0”对于未来中德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双方认为,两国政府应为企业参与该进程提供政策支持。
概念上没有多大差异,只是在具体的国情上有所不同而已。

了解更多请登陆 路灯控制箱 http://www.bidadk.com/ludengkongzhixiang/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华东能源监管局参加“获得电力”提升专题会

上一篇:

研究报告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