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69-82234758

传统银行积极拥抱互联网

2019-10-14 07:19:54浏览:0评论:0来源:商务中心   
核心摘要:今年早些时候,从已经披露的16家上市银行三季报中可以看出,商业银行的存贷业务收入仍然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占比持续下滑,而

今年早些时候,从已经披露的16家上市银行三季报中可以看出,商业银行的存贷业务收入仍然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占比持续下滑,而中间业务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贡献有所提高。相比之下,上市银行的非息业务发展较快,收入贡献度平均每年能提升1.5%左右,预计2015年可以达到26%的水平。

在利率市场化、经济下行压力下,银行净息差不断缩窄,净利增速继续放缓。在这种情况下,传统银行纷纷投身“互联网+”大潮。

●龚名扬

传统银行推进互联网变革

据记者了解,部分银行已经推出自己的互联网金融子公司、子品牌,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金融互联网化,银行从未“缺席”过,甚至走在各个行业之前。但从“宝宝系”理财产品、微信红包等开始,互联网金融的革新与未来,似乎被外界理解为互联网企业的机遇、传统银行的挑战。

在传统银行中,工商银行最早发布互联网金融品牌。今年3月,工商银行发布互联网金融品牌“e-ICBC”,工行董事长姜建清的目标是,在互联网上再建一个ICBC。工行推出的新一代开放式手机银行“融e行”,整合了手机银行与网上银行业务,实现了客户开放、业务开放、平台开放,使金融服务更加开放化。

银率网理财分析师闫自杰认为,这标志着国有大行的互联网化改革正式开启。

其他国有大行也在循序渐进地推进互联网的变革。2014年以来,农行东莞分行依托雄厚的科技研发实力,借助互联网金融思维,为东莞物流企业量身定做财务管理解决方案,在提升财务管理效率的同时,推动了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

农行东莞分行自助研发的“网上交易市场支付平台”是农业银行东莞分行针对网上交易市场建立的、专为其提供支付结算和信用中介服务的电子商务产品。该平台能够与物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对接,实现与订单匹配的转账付款新模式。该模式下,物流公司无需切换系统即可完成货款归集,可减少资金风险;同时转账资金实时到账,账单查询清晰,方便企业对账,极大降低了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成本。

由农业银行东莞分行自主研发的“E商汇付”平台成功投产上线。“E商汇付”是该行针对缴费市场开发的网上缴费平台,是全省农行首个生产网和互联网联动交互营销系统。

东莞外来人口较多,每年开学前的交学费成了家长头疼的问题。农行东莞分行通过大量调研,历时近两个月时间,成功研发该平台。

据了解,该平台最大的优势是打通内网外交互限制,操作便捷,学生和家长可在家里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支付,且支持网银、信用卡以及跨行转账多种方式。该平台解决了学校对账繁、现金风险大、收费成本高、缴费渠道少的四大难题,学校可“拎包入驻”,实现收账“零成本”;学生通过网上支付,享受学费“无纸化”的体验。

银行多渠道成为新常态

随着互联网金融“重视客户体验”的观念深入人心,客户开始注重服务的便捷性、收益性。银行不仅面对同业竞争,异业竞争更是如狼似虎。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随着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利润增速放缓,银行脱媒化,公司业务投行化,零售业务理财化,客户下沉至小微和个人。在激励竞争中,银行应朝着移动化、数据化和互联网金融化的新型银行方向发展。

银行多渠道和移动化的渠道使用成为新常态。线上线下多渠道覆盖,使如今的客户交易行为日趋便捷,为客户提供不同渠道间的一致性体验刻不容缓。同时,场景化和生活化的产品解决方案也已经成为新常态。移动互联网使金融服务深入大众百姓衣食住行,把金融服务嵌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将成为银行产品服务转型的关键。

在互联网给传统银行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时,建设银行就已经在探索金融生态,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主要表现在客户细分、产品创新、渠道建设、智慧技术四个维度。

据了解,建行2013年11月推出微信银行服务,成为最早开通微信银行服务的金融机构之一。截至2015年6月底,建行累计发展微信银行客户2066万户,在同业居于首位。建行微信银行立足客户体验,丰富服务功能,目前可提供的服务项目逾3500项,覆盖全国300多个大中城市。建行还构建了“人工、自助、智能”三位一体的客户服务模式,智能机器人“小微”向客户提供一般自助服务,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由人工服务完成,有效提升了服务效率。

此外,建行东莞市分行相关人士介绍,建行的国际互联网网站等传统电子渠道发展也在同业领先。2014年网站日均页面浏览量达6438万,单日最高页面浏览量1.24亿,在ALEXA全球排名第750位,稳居国内同业第一。

经过十几年建设发展,建行网络金融渠道已经成为行内最主要的交易渠道、客户服务渠道、标准化和低风险产品的销售渠道。截至2015年6月底,离柜账务性交易量占比达94.28%。

借力信用卡打造“互联网+”

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推进互联网业务方面也是不遗余力。至2015年,广发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突破3600万张,信贷余额超过2000亿元,而广发信用卡在东莞的发卡量也已经突破160万张。

1995年,广发银行发行国内首张标准信用卡。作为电子化和现代化的消费金融支付工具,信用卡在随后20年间迅速占领国内消费市场,带动国民消费习惯转变。

2009年,广发信用卡率先在业内推出提供信用卡优惠购物服务的“广发日”主题活动,开创了市场化营销的先河。

据介绍,顺应互联网消费热潮,广发信用卡在业内最先推出“微信卡包”等业务,成为首批尝鲜移动交易的银行之一。广发卡还抓住年轻一族热衷玩手机游戏的潮流,率先与腾讯合作,展开品牌植入和优惠活动,受到年轻人热捧。

在产品创新上,广发信用卡针对时尚、紧追潮流的年轻人,首创单产品APP,整合优惠商户查询、促销活动、室内+室外导航、精准推送等实用功能,打通客户到优惠商户的线上线下全程路线;此外,广发卡还整合白领客户喜爱的日常消费品牌,给予多倍积分奖励,打破业内消费奖励的“行业”限制,细化到具体品牌,给客户更准确和直接的吸引力。

广发银行东莞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秉持广发卡“给您更多,为您看更远”的服务理念,不断用创新的模式全面优化客户体验,兼顾海量客户的普遍性和个体客户的差异性,同时融入互联网时代的元素,努力打造广发信用卡东莞地区自有特色品牌。

本土银行结合公益探路

作为一家本土银行,东莞银行的“互联网+”探路过程,与“公益”二字紧密结合。2014年,东莞银行微信银行平台上线,为引导更多人关注失学儿童,东莞银行借助东莞地区客户基础广的优势,充分利用微信银行平台,携手东莞市瓦蓝栈公益服务中心开展“爱同行”公益助学活动。

“我行在设立‘爱·同行’公益基础基金的同时,再为每个关注我行微信银行的客户捐赠2元公益基金,汇集更多客户帮助困难学子,同时也逐步在推广本行微信银行这一新平台新服务。”东莞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这一互联网+金融+公益的方式,受到很多客户响应与支持。

数据显示,截至2014底,该行共累计捐出33.12万元“爱·同行”公益基金。截至目前,该行已利用“爱·同行”公益基金资助200多名贫困学子,捐助范围涵盖东莞、梅州、韶关、河源等地区。

做好互联网金融新渠道,东莞银行微信银行基本涵盖常规金融服务需求,其中便捷安全的投资理财服务备受好评。据悉,该行在微信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因收益能力佳,操作方便,基本处于“秒抢光”状态。

拥有特色服务是互联网金融平台赢得客户认可的基本要素,除了微信银行,东莞银行手机银行同样推出特色服务满足客户不同需求。东莞银行工作人员介绍:“作为CBA广东东莞银行的唯一主冠名商,该行充分利用冠名球队资源,在CBA赛事期间,在手机银行添加CBA东莞银行队主场赛事球票购买功能。通过手机银行购买球票,方便省心,目前已获得不少年轻客户关注与追捧。”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箱 http://www.bidadk.com/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华东能源监管局参加“获得电力”提升专题会

上一篇:

砀山黄桃搭上“互联网+社交”销售“快车”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