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互联网,向上对接北京、上海等地的大专家,向下可以覆盖县医院、乡镇卫生院,输送诊疗能力,形成多层次的分级诊疗模式,多方共赢,患者受益。这就是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智慧互联网医院)近几年打造的全国一流的远程接诊中心的工作。
贝宁,世界最低度开发国家之一,医疗条件落后,除了完成日常的工作任务,如何利用我院互联网+医疗模式的经验来帮助贝方医院更快的发展,帮助贝宁人民能得到更完善的诊疗,也成了我们第23批援贝医疗队员的责任。伴着临行前马晓飞院长的嘱托,还有医院赠送的远程心电监护仪以及搭载远程线上会诊程序的电脑,我们在贝宁这片土地上开始了跨越式发展的医疗新业务——远程线上会诊。
在前期工作中,我们实地考察了贝宁当地的网络情况,除了首都克托努的部分区域偶尔可以达到4G的传输速率外,其他地点尤其是医疗队驻点莫诺省洛克萨市的网络几乎只能维持在2G-3G之间的传输速率。我们咨询了华为公司当地技术人员,由于手术术中会诊等需要高清图像传输,必须要4/5G无线网络的支持,或者铺设光纤依靠有线网络。而不论是4G还是光纤,对洛克萨这一方土地来说需要的时间肯定会很长。最后综合考虑,我们决定暂时开展静态图像的联合会诊及降低线上视频传输分辨率来保证会诊的顺利开展。
2018年12月27日9时30分,线上诊室打开以后,国内的同事和医疗队的同事们都很兴奋,跨越两个大洲,面对面交流起来,更重要的是,今天我们将见证贝宁医疗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既往这里最疑难的患者的诊治也仅限于医疗队员和当地医生直接的沟通,而现在国内专家团可以同时介入,他们能看到患者,看到患者的第一手检查资料,听到本土医生的意见,并给出一个最合理的诊疗计划。
由小章翻译向贝方院长及各科室主任简要介绍了一下我院目前在互联网+医疗健康方面做出的各项成绩,诸如远程电生理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睡眠诊断、唯医骨科西北会诊等中心的运行。贝方医院领导充满了好奇与向往。
由于网速的限制,在会诊开始前将已有的影像图片等资料发送到国内,并确保国内会诊平台能及时看到相关资料。确保一切顺利后,终于开始贝宁大地上的第一次互联网线上会诊。
接下来进入了正常的线上会诊程序,硬件设施的简陋,使平时10-15分钟的会诊耗时将近30分钟。医疗队伍兴友医师再次同影像团队确认了患者X片的拍摄质量及报告准确性。国内专家团结合病情,并与医疗队马国强医师及贝方骨科主任一同商议,考虑贝宁本地缺乏外固定钢板等材料,因地制宜的制定了相关的手术方案。
Videgla Albert(维德格拉·艾伯特)这个小伙子很不幸的遇到了车祸,条件有限,处理不妥的话也许残疾就要伴随他的下半生了,幸运的是正好通过这次机会,可以多方专家会诊,制定一个更完善的方案,为他的健康加上一份保单。
会诊最后,医疗队员马杰医师向麻醉专家团队汇报了贝方手术室及麻醉工作条件,共同商议取得了一个更合理的麻醉方案,在保证患者安全的情况下能最大化的配合这次手术。
会诊结束,制定了下周的手术方案,也得到了贝方医院外科主任的肯定。第一次线上会诊的顺利进行,过程中充满了各种挑战,也充满了奋斗的激情,离不开远方的故乡的大力合作,也离不开全体医疗队员的努力。秉承医院发展思路,协助贝宁医疗实现跨越式发展,也许将是我们送给贝宁人民最好的新年礼物。
供稿| 中国第23批援贝宁医疗队队员席彦东
责编 |范玲玲
▼
▼
责任编辑:
了解更多请登陆 低压配电柜 http://www.bidadk.com/diyapeidiang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