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69-82234758

工业互联网创新实践

2019-10-12 22:12:16浏览:0评论:0来源:商务中心   
核心摘要:第1章 工业互联网的内涵及体系构成 001  1.1 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动因 002  1.1.1 技术突破焕发创新潜能,驱动工业互联网快速发
第1章 工业互联网的内涵及体系构成 001
  1.1 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动因 002
  1.1.1 技术突破焕发创新潜能,驱动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 002
  1.1.2 企业数字转型加速,牵引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003
  1.1.3 先进制造业发展路径明晰,推动工业互联网步入发轫阶段 003
  1.1.4 生态系统勾画国家竞争力新内涵,促进工业互联网体系日臻完善 004
  1.2 工业互联网定位 004
  1.2.1 工业互联网是抢占制造业国际竞争主导权和话语权的制高点 004
  1.2.2 工业互联网是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005
  1.2.3 工业互联网是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统筹建设的最佳结合点 005
  1.3 工业互联网的内涵及本质 006
  1.3.1 工业互联网的内涵 007
  1.3.2 工业互联网的本质 008
  1.3.3 工业互联网的典型特征 010
  1.3.4 工业互联网的体系架构 012
  1.4 相关概念辨析 017
  1.4.1 “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 017
  1.4.2 “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及工业互联网 020
  1.4.3 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 022
  1.4.4 先进制造业与工业互联网 025
  1.4.5 概念辨析 027
  第2章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体系架构及核心技术 029
  2.1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定位和作用 030
  2.1.1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定位 031
  2.1.2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作用 032
  2.2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体系架构 034
  2.3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技术 036
  2.3.1 数据采集层的核心技术 036
  2.3.2 工业IaaS层的核心技术 039
  2.3.3 工业App(PaaS)层的核心技术 041
  2.3.4 工业SaaS层的核心技术 043 
  第3章 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现状分析 044
  3.1 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总体情况 045
  3.1.1 从区域分布看,主要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 046
  3.1.2 从行业领域看,以提供面向装备制造、消费品等的行业级服务为主 047
  3.1.3 从建设主体看,龙头制造企业和大型ICT企业成为主导力量 048
  3.2 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特点 049
  3.2.1 边缘层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普遍提升 050
  3.2.2 工业IaaS部署主要采取自建云方式 050
  3.2.3 工业PaaS平台建设路径日益清晰 051
  3.2.4 工业APP培育和应用全面展开 055
  3.2.5 开发者生态构建仍处于萌芽状态 056
  3.3 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广情况 057
  3.3.1 广东:将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作为新一轮技术改造的“升级版” 058
  3.3.2 浙江:致力打造“1+N”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059
  3.3.3 江苏:“建平台”“用平台”双轮驱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 060
  3.4 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061
  3.4.1 跨行业、跨领域平台构建能力薄弱 061
  3.4.2 平台建设技术支撑能力亟待增强 061
  3.4.3 面向新型工业APP的开发生态尚未建立 062
  第4章 国外典型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现状 063
  4.1 通用电气工业互联网平台Predix 065
  4.1.1 Predix平台的基本情况 065
  4.1.2 Predix平台架构及构成要素 066
  4.1.3 Predix平台未来的发展计划 067 
  4.2 西门子工业互联网平台MindSphere 068
  4.2.1 MindSphere平台的基本情况 068
  4.2.2 MindSphere平台架构及构成要素 068
  4.2.3 MindSphere平台未来的发展计划 070
  4.3 SAP HANA平台 070
  4.4 ABB Ability工业云平台 071
  4.4.1 底层的设备与传感器 071
  4.4.2 中间层的自动化系统 072
  4.4.3 端到端的工业/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 072
  4.4.4 开放的工业云平台 072
  4.5 Bluemix云平台 073
  4.6 EcoStruxure工作软件平台 074
  4.7 Bosch IoT Suite 2.0物联网平台 074
  4.8 Azure平台 075
  4.9 ThingWorx平台 076
  第5章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应用路径 077
  5.1 实施“建平台”“用平台”双轮驱动 078
  5.1.1 同步建设企业级、行业级、区域级平台,打造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 079
  5.1.2 以企业核心业务和重点设备上云为牵引,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推广 081
  5.1.3 以测试验证为抓手,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规模应用 086
  5.2 统筹“建生态”“补短板”两翼发展 089
  5.2.1 着力补齐短板,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能力 089
  5.2.2 着力培育工业APP,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生态体系 092
  5.3 建立健全平台公共支撑体系,夯实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基础 096
  5.3.1 建立健全标准体系 096
  5.3.2 建立统计监测体系 097
  5.3.3 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质量管理服务能力的建设 098
  5.3.4 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基础及创新技术服务的能力 099
  5.3.5 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大数据管理服务的能力 099
  第6章 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体系 101
  6.1 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建设的三大机制 102
  6.1.1 建立政府输血机制:聚焦平台四库建设、试验验证和应用推广 103
  6.1.2 建立企业自我造血机制:打造海量工业APP和海量用户双向迭代的双边市场 104
  6.1.3 建立产业补血机制:夯实“一硬”“一软”“一网”“一安全”平台四基 106
  6.2 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建设的四个阶段 107
  6.2.1 0~0.1阶段:单点突破期,亟须推出“杀手级”工业APP 108
  6.2.2 0.1~1阶段:垂直深耕期,打造行业级平台 109
  6.2.3 1~10阶段:横向拓展期,打造跨行业、跨领域平台 110
  6.2.4 10~N阶段:生态构建期,形成赢者通吃的格局 112
  6.3 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建设的四大产业瓶颈 113
  6.3.1 设备联网难,工业数据采集能力薄弱 113
  6.3.2 数据不好用,工业大数据建模分析能力薄弱 114
  6.3.3 模型跟不上,行业机理模型沉淀能力薄弱 115
  6.3.4 应用数量少,现象级工业APP培育能力薄弱 115
  6.4 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建设的四个着力点 117
  6.4.1 坚持“建平台”“用平台”“测平台”协同发展 117
  6.4.2 加大百万工业APP培育力度 118
  6.4.3 加强开源社区建设 118
  6.4.4 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支撑体系 119
  第7章 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全景 121 
  7.1 工业互联网的历史演进  122
  7.1.1 “从无到有”—工业互联网经历漫长的发展  122
  7.1.2 “未来制造”—工业互联网正在逐渐落地  123
  7.1.3 “技术爆炸”—工业互联网承载更多产业  123
  7.2 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全景图  124
  7.3 工业互联网的主要环节分析  126
  7.3.1 工业软件  126
  7.3.2 工业通信  129
  7.3.3 工业云平台  129
  7.3.4 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  131
  7.3.5 工业安全  132
  7.4 难点和突破点  133
  7.4.1 产业定义不够明晰  134
  7.4.2 市场需求有待深挖  134
  7.4.3 核心技术有待突破  134
  7.4.4 政策理念有待提升  135
  第8章 工业互联网市场的规模及增长  136
  8.1 2017年全球工业互联网市场概况  137
  8.1.1 全球工业互联网市场保持增长  137
  8.1.2 欧美继续引领市场发展方向  138
  8.1.3 新技术应用进一步拓展工业互联网市场  138
  8.2 2017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概况  139
  8.2.1 产业驱动因素  139
  8.2.2 市场规模  141
  8.2.3 市场结构  142
  8.3 2017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的竞争分析  145
  8.3.1 行业重大事件及影响分析  145
  8.3.2 市场竞争格局  146
  第9章 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独角兽”  152
  9.1 工业互联网投资分析  153
  9.1.1 工业互联网投资100强  153
  9.1.2 工业互联网市场热点  158
  9.2 工业互联网“独角兽”企业  161
  9.2.1 国外“独角兽”企业  161
  9.2.2 国内“独角兽”企业  164
  第10章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路线图  172
  10.1 工业技术知识软件化  173
  10.1.1 工业软件已成为制约我国工业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173
  10.1.2 工业技术知识软件化是工业互联网的关键路径  174
  10.1.3 工业技术知识软件化需要企业与政府共同发力  176
  10.2 边缘计算助推生产智能化  178
  10.2.1 边缘计算  178
  10.2.2 边缘计算面临的挑战  179
  10.2.3 边缘计算助力实现智能制造  181
  10.3 下一代通信技术助推数字工业  182
  10.3.1 物联网是下一代通信技术的拓展重点  182
  10.3.2 物联网发展机遇  184
  10.3.3 物联网助推实现数字工业  188
  10.4 工业互联网平台化发展  189
  10.4.1 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面临的挑战  190
  10.4.2 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的思路  192
  10.5 工业安全解决方案迎来爆发  194
  10.5.1 安全漏洞给工业互联网发展带来严重隐患  194
  10.5.2 工控安全已经引起政府和用户的高度关注  195
  第11章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典型实践  199
  11.1 华为工业云平台  200
  11.2 阿里云工业互联网平台  203
  11.3 浪潮M81工业互联网平台  205
  11.4 东方国信Cloudiip平台  209
  11.5 广州机智云平台  211
  11.6 中石化ProMACE平台  214
  11.7 航天云网INDICS平台  216
  11.8 海尔COSMOPlat平台  218
  11.9 和利时HiaCloud平台  220
  11.10 树根互联根云平台  223
  11.11 用友精智工业互联网平台  225
  附件A 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  228
  附件B 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  244
  附件C 工业互联网APP培育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  253
  附件D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指南  259
  附件E 工业互联网平台评价方法  265
  后记  271 

了解更多请登陆 变频控制柜 http://www.bidadk.com/bianpinkongzhigui/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华东能源监管局参加“获得电力”提升专题会

上一篇:

1314空包:创业故事郭青亮小快递造诣年夜幻想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