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69-82234758

重阳论坛(一)

2019-10-08 09:28:28浏览:141评论:0来源:配电柜厂家   
核心摘要:重阳节俗源上蔡上蔡星分龙角,位宅天中,乃钟灵之地,易象之源。人祖伏羲在上蔡的白龟庙“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演创先天八卦,肇

 

     

     

     

     

     

     

    重阳节俗源上蔡

上蔡星分龙角,位宅天中,乃钟灵之地,易象之源。人祖伏羲在上蔡的白龟庙“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演创先天八卦,肇启华夏文字。禹分天下为九州,天下的“安适”之地豫州居九州之中,上蔡是豫州的区域中心。周武分封,其同母之弟蔡叔在卧龙冈上建都立国,上蔡被世界蔡姓尊奉为祖根地。至圣先师孔夫子厄陈蔡,作春秋;中国有作者的第一首诗《楚聘歌》与“孔子弦歌”“子路借粮”“颜回食墨”的典故均出于上蔡的蔡沟。上蔡东岸的“光武台”,汉光武帝刘秀幼年曾在此栖身避难;朱里的“扶苏台”,秦皇的长子扶苏曾在此筑台留守;华陂的“晒书台”,至圣先师孔夫子周游列国时曾在此凉晒书简;杨集的“德胜台”,唐李晋王曾在此驻军屯兵;这些汝水岸边的高地,曾被《诗经·周南》歌吟为《汝坟三章》。佐秦一统天下,废封建,开郡县,把中国的文字定形为“方块字”的千古一相李斯,家在上蔡的李斯楼村。誉称天中,辖县三十有七,人口最多的西汉汝南郡,郡治在蔡国故城。九月九日“素食”“孝老”“登高”“赏菊”的重阳节俗源始于上蔡东部,天下重阳源上蔡.....

在一次天中文化论坛上,有学者说,齐鲁文化、燕赵文化、荆楚文化在天中碰撞出了天中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荆楚文化可以在天中碰撞,但决不会碰撞出天中的伏羲文化、汝水文化、蔡国文化、李斯文化、重阳文化、嫘祖文化、车舆文化、梁祝文化、盘古文化。天中自有自己的原典文化,汝水文化、伏羲文化、蔡国文化、儒家文化、李斯文化、重阳文化是上蔡乃至天中的文化原典。

就重阳文化而言,我们研究了富有诗情画意的重阳节俗文化,我们更应该研究研究蔡地“原生态”的重阳节俗文化。

   

我的家乡蔡沟,民国时有首儿歌曰:“九月九,干拍手,搬个板凳门外走,爬末堆,上墙头......”。《新蔡县志·民俗节日》:“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节日食品为素饺子。”《上蔡县志·风俗》:“九月九日作枣糕,相馈送。”

在九月九日这一天,小孩子们吃不到肉,只好“干拍手”,搬个扳凳“爬土堆,上墙头”,去作象征性的“登高”。饺子馅中的“韭”是“久”的谐音,“九”通“老”;把韭菜包在饺子里意为“藏韭”“藏老”。“藏韭”是“长久”的谐音,祈求生命长久是平民的原始意愿;把“老”藏在心中,孝老、敬老,是平民的原始本性。枣糕中的“枣”是“早”的谐音,“糕”是“高”的谐音;“枣糕”喻意“早日高升”,早日高升是平民的原始企盼。

“素食”“登高”这一朴素的平民重阳节俗在两汉,或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魏晋时期已遍全国,并被文人们雅称为素节。晋人张景阳的《杂诗》(其三)中的“金风扇素节,丹霞启阴期”,虽然没把“素节”明确为九月九日,但“金风”一词已把“素节”限定在了秋天。唐初王绩的《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中的“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就直白地告诉人们,九月九日“素节”回。晋·干宝《搜神记》“贾佩兰说宫内事”与梁·吴均《续齐谐记》“桓景登高避灾”的故事,就是对蔡地平民重阳节俗的演义与升华。

九是数之极,阳九是天之厄。桓景一家在九月九日举家登高,其家禽家畜却代人暴死。此后,桓景的家人在九月九日这一天,不忍心宰杀代人而死的鸡犬牛羊,素食过节。费长房是今平舆县射桥古城村人,离我的家乡只二十余里,从“九月九,干拍手”的儿歌中可以得知,九月九日素食这一古老的重阳节俗就源于上蔡东部。

(责任编辑:配电柜厂家)
下一篇:

华东能源监管局参加“获得电力”提升专题会

上一篇:

什么是重阳节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