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我市举行《解“毒”者》——“我的禁毒故事”故事分享会。图为分享会上的禁毒宣誓活动。本报记者 缪晓剑 摄
6月26日是第32个国际禁毒日,今年禁毒宣传的主题是“健康人生,绿色禁毒”。当日,我市在公安局第二办公区大礼堂举行了《解“毒”者》——我的禁毒故事分享会,6名禁毒从业者包括两名“过来人”向700余名受邀市民分享了自己的禁毒经历。副市长、市禁毒委主任、公安局局长郑泽晖出席。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禁毒工作。去年以来,市禁毒委和全市各级各部门围绕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工作,坚持“智慧禁毒,精细治理”工作思路,全民禁毒知识知晓率达97.4%,禁毒工作群众满意度达96.1%。去年,我市共侦破毒品案件772起,查处吸毒人员4215人次,缴获各类毒品68.7公斤。
郑泽晖表示,受全球毒品蔓延影响,我市禁毒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全市各镇区各有关部门要以“6·26”国际禁毒日主题宣传活动为新的契机,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聚全民之智,清除毒品祸害。
分享会上,市禁毒协会会长程新志以《初心》为题,分享了多年来参与缉毒和禁毒志愿服务的经历,号召大家积极参与禁毒工作;“过来人”梁炎文和邓泽友分享了自己的戒毒经历和参与禁毒志愿服务的过程;禁毒所民警王国惠以《拯救》为题,分享了高墙内的戒毒故事;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支队长冯立洲分享了一线禁毒警察背后的辛酸苦辣。
禁毒支队长冯立洲:去年至今38位民警在缉毒中受伤
去年4月29日上午11时,南朗公安分局辅警小程和其他4名便衣队员对贩毒嫌疑人欧某展开抓捕。殴某在手脚被控制的情况下,突然剧烈反抗,扭头将小程的右手腕狠狠咬了一口,顿时鲜血直流。
后来,经审讯欧某和通过疾控中心鉴定,殴某居然是艾滋病毒感染者。被艾滋病人咬了一口,这件事对小程来说如同晴天霹雳,接下来的时间里,小程开始按照医生叮嘱吃阻断药,并伴随有失眠、恶心、乏力,每月还要抽血复查。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小程继续奋战在缉毒打击的第一线。所幸的是,经半年观察,医生确认小程没有感染艾滋病毒。
冯立洲说,有一名队员,制伏毒贩后,去医院缝合了7针。这名队员受伤,是因为他和一名毒贩在玻璃渣中滚打了5分钟,最后才成功制伏了毒贩;还有更大的危机就是毒贩带枪,这些年,中山在毒品案件中陆续缴获了十多支枪,而且有的都已上膛。
仅仅是去年到现在,我市已经有38位民警在缉毒中受伤,都是在抓捕过程中被抓伤、咬伤,刺伤、玻璃扎伤的,还有的被烫伤、摔伤等等。
管教民警王国惠:用心帮瘾君子戒掉毒瘾
王国惠是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管教民警。她说,她的工作就是用心帮瘾君子戒掉毒瘾,重获新生。
戒毒学员阿东原是一名大学毕业生,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可以说是前途无量,只是,因为交友不慎,吸了毒,一切全毁了。
王国惠说她找阿东谈话时,阿东已经是“二进宫”。“吸毒多久了?父母知道吗?”第一句话还没说完,阿东就一把掀掉王国惠的记录本,抓过笔摔在地上:“就是戒不掉的、怎么样?!”谈话就此结束。
后来,了解到阿东之所以发脾气,是因为在他第二次进入戒毒所后,家里人就没来探望过。常年的经验告诉王国惠,学员要彻底戒毒,离不开家庭的支持。
有一天,王国惠在检阅家属来信时,得知阿东有一个91岁的爷爷,爷爷非常疼爱这个孙子,只是阿东吸毒的事家里一直瞒着老爷爷。老爷爷天天念叨孙子怎么没个音信,整天吃不好睡不着。于是,王国惠就联系了阿东的家属,征得同意后,安排了一次特殊的亲情会见。
老爷爷被家属搀扶到了戒毒所接见室,见到孙子在戒毒所戒毒改造后,老爷爷说他放心了。走时,还叮嘱孙子:“你要好好戒毒,我会在家里一直等着你回来。”
此后,阿东一天比一天积极认真戒毒,很快就被评估为合格。离开戒毒所的那天,爷爷和家人站在门外,阿东却面朝管教不肯离开。再三的催促中,阿东深深向管教们鞠了一躬,良久才起身离去。
王国惠说,这件事让她非常感动,而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戒毒所的高墙内重复上演着,但愿,在他们这所特殊的学校里,所有的迷途者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过来人”梁炎文:以前别人帮我 现在我帮他人
现场分享自己的禁毒故事时,梁炎文落泪了。
他说他是一名“过来人”,当年,不慎沾染上毒品后,可以说什么都没了,然而,就在他绝望之时,得到了社会的帮助,禁毒志愿者将他从吸毒的泥潭中一步步解救出来,让他重获新生。“现在,我开始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我感到非常开心和幸福!”
梁炎文现在的身份是中山市臻善社工的副总干事。从瘾君子到需要帮扶的戒毒康复人员,从申请成为禁毒志愿者,再到禁毒机构的禁毒社工,梁炎文说一路走来,他感受到的是社会对他的“不离、不弃、同行”,现在,他将这六个字变成了自己的服务宗旨。
“吸毒者想戒毒,必须有强大信念支撑,需要社会更多关爱,否则碰到一点小问题就会打退堂鼓。相比普通社工,我们更加能理解戒毒者的内心。”梁炎文说,作为“过来人”,对曾经帮助过自己戒毒的人怀有感恩之心,成为禁毒社工后,也会将这份感恩之心带到日常的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