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69-82234758

寒露节气,天气转寒,读了杜甫的《秋兴》,令人倍感凄寒与萧瑟

2019-10-08 15:56:57浏览:59评论:0来源:配电箱   
核心摘要:寒露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从这一天开始,开始出现露水,天气转寒,气温更低,再过几日,便会凝结成霜,正如《诗经

寒露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从这一天开始,开始出现露水,天气转寒,气温更低,再过几日,便会凝结成霜,正如《诗经》所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在这深秋之时,天气从凉爽变成凄寒,而对于1000年前的杜甫而言,寒露不仅仅代表天气的寒冷,更多的是内心的凄凉与无奈,寒露时节,他感慨地写下一组《秋兴》,可以说,这代表了他此时最真挚的情感和心境。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大历元年,也就是公元766年,此时的安史之乱已经结束了3年,军阀割据又开始了,真是内忧外患,战争不断,大唐也处于风雨飘摇的时刻,而杜甫依旧漂泊在夔州(今天的重庆奉节),他眼看着大唐复兴的梦破灭了,自己的命运也与大唐一样,苟延残喘地活着。

56岁的杜甫,此时年老且多病,他半生漂泊无依,知交零落,愈发想念家乡。在《秋兴其一》中,杜甫目睹深秋的白露无情地将满山的枫树林凋落,巫山巫峡的气象令人倍感萧瑟而阴森。

同样是深秋,同样是红叶,毛主席在《沁园春.长沙》中写的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从这首词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热情与自信。而在杜甫的眼中,却只剩下凋零与凄美,真是一派肃杀之气。可以说,同样的景物,不同的人写出了不同的风格,一种是壮美,一种是凄美。

杜甫凝望着江水,波浪滔天,巫山之上,浓云滚滚,好像和大地连成一片,这是大自然的写照,更是动荡不安的大唐的真实写照。此时每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如此萧瑟而沉郁,真如史诗一般悲壮凄凉。

从菊已经重开了两次,意味着杜甫自从离开成都后,准备返回故乡已经2年,但仍然遥遥无期,回忆起往昔,令人伤感而落泪,杜甫正如系在江岸的一叶孤舟,没有根基,如一叶浮萍一样任其飘零。他是多么思念自己的故乡,并时刻心系长安,从这一点看出杜甫忧国忧民,心系国家的高尚品质。

寒意正浓,此时也是家家户户赶制寒衣的时节,在这几天,妇女们拿出刀子、尺子和布匹,忙着为亲人剪裁寒衣。从白帝城头,传来一阵急促的捣衣音。

同是捣衣声,诗仙李白与杜甫写的情景与感受又不同,李白在《子夜吴歌》中写到: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看似是闺妇对丈夫的思念,但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一种期待与激动。

而杜甫听到的捣衣声,则是声声敲打着杜甫的内心,使得他倍感煎熬与无助,更加深了他漂泊在外的孤寂之感。他看不到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家和真正的精神归宿,唯有通过一篇篇滴满泪痕的诗篇陪伴并安慰着他,使他在黑暗中寻找到一丝的光明。

(责任编辑:配电箱)
下一篇:

华东能源监管局参加“获得电力”提升专题会

上一篇:

10首寒露诗词:秋风起,寒露至,正是一年最美时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